阜南县数据资源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
次|
2021-09-23 17:01:31|
2020年我局致力于推动政务服务改革,优化营商环境,聚焦数据资源,力推“数字阜南”建设,促进皖事通办,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服务,强化“互联网+监管”,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基本达标,政务服务“网上办,自助办、窗口办、手机办”有序开展,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,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:
一、工作开展成效
(一)智慧城市发展有条不紊。
1.数据资源建设。全县大数据平台已经建成运维2年时间,收集了32个部门和5个企业600多类8.73亿条数据,并对数据资源做了三级等保和安全管控,加入亚信安全监控。规划1000平的政务云机房已经建成并逐步运营,解决全县企业上云及数据、系统存储问题。由颐高代建的5000平的大数据综合服务中心已基本封顶,预计2021年6月份实现进驻。
2.智慧阜南建设。智慧阜南APP自2019年上线运行以来,上线62大类117项应用,累计注册用户65万人,月活6.5万人次。获得2020年上半年全国智慧城市类APP排名第十位。其中“找工作”累计为209家企业发布岗位需求1.3万个,吸引返乡就业5千余人。“智慧村里”建设公示公告、线上村务、先锋园地、务农互助、外出务工、民意发聩等应用板块服务,优化码上知、码上办、码上说“一村一码”服务,使之成为联系群众、督导村务、了解民意、疏解民怨的实践载体,累计访问数160万人次。“政民互动”受理咨询投诉1.05万件,收到俺向书记、县长说说心里话2992条。数字阜南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已经完成初步意见征求。智慧阜南建设正在逐步升级为“城市大脑”项目。
3.民生应用建设:我县民生应用加快建设,智慧医疗建立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28万人份,常住人口建档率95%,县级信息平台累计存储数据达3.7亿条。全县智医助理辅助诊疗系统产生的就诊病历109.6万例,电子病历规范率达到96.84%,使用智医助理智能外呼总服务人次226.6万。智慧城管实现对城区管理全覆盖,建成阜南城管三大数据库(即基础地理库、城管系统核心数据库和城管业务专题库)。截止2020年底智慧城管累计上报案件56427件。
智慧城市建设接待近200次的参观学习和交流,先后得到省市级领导的高度认可。
(二)政务服务改革循序渐进。
我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,以政务服务改革为抓手,以减证便民为要求,以皖事通办为中枢,推动“一网、一门、一次”建设,共梳理2.9万个政务服务事项,全程网办率100%,线上办件率99.9%,压缩办理时间平均1天,申请材料平均0.8个,皖事通上线57个高频服务,人均访问量8.3次。个人注册率75%,法人注册率32%,均在全市位次靠前。安康码顺利实现了“一码办事、挂号就医、考勤打卡”等应用场景。
1.围绕企业,建设一个中心。2020年4月28日我县建设的全市首个政务服务企业服务中心投入使用,进驻19家单位,20余人,实现企业开办、工程建设、企业招商引资等综合服务。服务各类企业办事8千余次。
2.围绕长三角,建设跨省通办。阜南县12月份与浙江玉环签订长三角“跨省通办”协议,实现新生儿入户等9类事项跨省联办,并完成1例办理。
3.围绕安康码,建设智慧小区。我局在11月份实现与智慧小区的对接,目前22个小区已经全部实现安康码扫脸进出,核验次数26万次,被人民日报安徽频道进行宣传。
(三)新兴产业建设日新月异。
我县新兴产业各项建设有序推进,工程建设日新月异。与北京亚信合资成立的鹿云亚信数据有限公司已实现3000万营收。大数据综合服务中心加快建设。与杭州颐高集团合作,投资12亿元,建设颐高国际互联网产业园,集合“新商业、双创中心、智慧社区”三位一体,构建皖北地区“双创新载体”;与“一下科技”签订合作框架协议,建设数字文化产业基地,发展移动视频生态矩阵。引进阿里巴巴淘宝客服平台预计解决200人就业岗位。参股安徽君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,采取市场化运作,形成养老中心,养老社区、养老便民服务点的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,得到了安徽民政厅认可,并成功在固始县复制运营。
智慧农业发展迅速,循环经济产业园5G智慧农业开启建设,现代农业MAP中心开始运营,林海生态循环利用已见成效,全国的春季农业现场会将在阜南循环经济产业园召开。
(四)党建引领强化攻坚克难。
我局以党建引领工作,形成带动示范作用,共组织开展各类集体学习80余次、研讨交流30次,党组成员讲党课3次,撰写心得体会34篇。在疫情防控、防洪抗险、文明创建中党员干部冲在前线,完成了疫情和抗洪任务,疫情防控中在全市率先开放大厅,实现15.6万人外出务工登记。在防洪中日夜巡河确保蒙洼乡镇生命和财产安全。在党建引领下,智慧城市、政务改革、窗口建设、脱贫攻坚等工作顺利实施,抓起了服务群众的勤政廉洁意识,强化了纪律意识。
二、主要做法
(一)强化管理,促进改革提速增效。
1.强化制度管理。我局2020年结合优良作风建设年活动,制定了作风效能建设十项制度,落实全员安康码考勤、一次性告知等制度,用好制度管理,解决“懒散慢”问题,规范服务行为,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。
2.强化数据管理。我局每月统计窗口办件,摸排窗口冷热情况,改进窗口建设。同时以考核指标为依据,量化考核数据,用数据引导政务改革,加强政务管理,进一步强化各类服务提速增效。
3.强化督导管理。我局与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、产业项目建设办公室、县委督查室、县纪委监委等联合开展多次业务督促指导工作,加强调度相关部门推进智慧城市、政务服务改革、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工作,拧紧工作落实的螺丝钉。
(二)建好队伍,促使任务层层推进。
1.建好机关队伍。通过招聘2020年我局充实6名机关工作人员,解决一部分业务人手不足问题,同时我们加强党建引领,每周召开一次例会,学习交流、总结经验,解决难题,促进各项业务建设有成效,组织一支能改革的队伍。
2.建好窗口队伍。2020年我局组织窗口开展了“政务服务大讨论”活动,激活窗口服务热情,凝聚人员为民服务的向心力。先后吸纳窗口人员对政务工作建设提出的意见建议65条,取得良好效果。同时我们注重窗口人员思想和业务建设,让窗口人员参与到志愿者活动、窗口导办、疫情防控等工作中来,建设一支能服务的队伍。
3.建好基层队伍。镇村政务服务队伍建设是我局首要任务,是政务服务改革的主阵地,基层“网上办,就近办”是我们改革的最后一公里,我局2020年先后组织镇村政务服务人员培训20余次、培训人员500余人,并以先进表彰形成良性竞争,强化基层人员业务水平,增强服务改革意识,拉起一支能办事的队伍。
(三)做好服务,保障业务运营有序。
1.做好咨询服务。我局在县政府的指导下牵头成立12345热线办,招聘了10名工作人员,并对其开展了皖事通、安徽政务服务网等培训,轮流在综合窗口办事服务,提升12345政务服务水平,更好的解答群众的政务咨询问题和投诉。2020年累计处理各类投诉6737件。
2.做好技术服务。对智慧城市、皖事通办工作,我局抽调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,对相关部门和窗口做好技术支撑服务,建好政务外网,实现县、乡、村三级政务外网全覆盖,确保网络安全、信息安全等,及时响应解决相关部门技术和业务问题。我局累计处理各类技术问题2300余件。
3.做好现场服务。我局先后采购一批叫号机、高拍仪、评价器、电脑等设备,保障人员办公设备平稳运行。做好各项办公支撑工作,对群众办事我们实行免费复印。对政务中心环境、卫生等做好保障,获得全市卫生先进、无烟先进等称号。对安康码、7x24小时、政务服务等大力宣传。
三、存在问题:
1.数据利用率低。数据服务政务、服务各类场景应用和政府决策的利用率还不高,需要进一步将数据与应用结合,做好支撑。2.事项服务率低。高频服务表单化建设不高,事项精细化,操作性不强。3.窗口衔接率低。窗口前后方衔接和整合还有待进一步完善。4.场景应用率低。政务服务和数字阜南的场景应用较少,创新不足。5.产业发展率低。新兴产业招商引资政策不足,缺少支柱产业,数字产业业等营收较少。
四、2021年工作计划
(一)抓数据资源利用。在数据资源实现政务数据100%汇聚,社会数据60%汇聚的基础上,要大力开发基于大数据的应用。1发挥大数据本身特性。分门别类出具政府决策类报告(企业劳务分析,县域人口分析、整体消费分析等等),将大数据与政府决策挂钩,支撑政府决策和政策制定,确保每年出具不低于4次政府决策数据分析报告。全面基于大数据,用好大数据促进民生服务、政务改革、数字阜南等各项工作建设。
(二)抓高频事项服务。大力推动皖事通办,完善大数据支撑政务事项作用,梳理事项和材料,精选一批高频事项,依靠大数据制定傻瓜化申请表,切实发挥大数据作用,从根本上解决材料精简和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点,既能方便群众又合乎申报要求,2021年底实现不低于30个含材料的高频服务事项“零填报秒申报”。大力宣传推动7x24小时服务和7x24大厅建设,购买一批自助设备下沉社区,实现社区自助可办。
(三)抓综合窗口建设。继续加强窗口业务的整合,再招聘一批综合窗口人员,理顺前后方工作机制,推进专题、主题、一件事、长三角等窗口建设,继续落实工程建设、不动产、企业开办等综合办理模式,加快推进基层综合窗口建设,政务服务事项、窗口、服务、机构、场所等标准化达标率不低于80%。以“就近办”为重心,2021年实现50个事项就近办。
(四)抓不同场景应用。基于皖事通,大数据开发新的服务场景,2021年新上线30个以上精品服务,推进“安康码+”新的应用场景建设,继续建设智慧医疗、智慧交通、智慧城管、智慧水利、智慧应急等民生领域应用,推进智慧阜南APP市场化运营,加快创新应用专利和知识产权的申请,实现APP自主运营基本营收。
(五)抓新兴产业发展。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5G智慧农业、智慧金融(企业)、智慧医养、无人零售、线上经济等产业发展,促进智慧园区启动建设,加快工业互联网和数字产业融合发展,推进数字阜南十四规划编制落地和实施,在乡镇建设不低于4个数字乡村试点。促进大数据运营团队组建,助力鹿云亚信做大做强,2021年实现营收不低于5000万。与商务局、招商局牵头制定数字产业招商引资政策,与组织部、人社局牵头制定信息化人才引进政策,与科技局、经信局牵头制定产业创新发展奖补政策,促进新兴产业和人才的引进和培养。推动11个新兴服务业项目建设,2021年完成投资不低于19.11亿元。加快大数据综合服务中心建设,支持“一下科技直播电商、阿里巴巴客服平台”运营,形成电子商务带动效应。